2020/07/08
战略课程分享:专访海昌隐形眼镜营销总监张守陀-企业梳理品牌战略还需要结合市场
公司简介
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设立于1995年,专注隐形眼镜25年。
多年来,海昌坚持以“质量第一”的经营管理方针,以“品牌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”的发展战略,不断超越自己,实现稳步发展。
现已成为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世界第六大隐形眼镜及护理液专业生产企业,中国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同行业中首位。战略课程分享:专访海昌隐形眼镜营销总监张守陀-企业梳理品牌战略还需要结合市场。
Q:您在进入课堂之前,有了解过定位理论吗?
张守陀先生:
有了解的,还看过一些定位的书籍。
Q:然后看完书再来听课,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?
张守陀先生:
看了书之后再来听课,有助于梳理对知识点的认识,应该说听课的帮助会更大。
所以来之前,我抽出差的时间,在飞机上、火车上看了一下《21世纪的定位》,觉得写得非常不错,而且书籍很精美,案例也比较新,有很强的可阅读性。
Q:几天听课下来,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个点?
张守陀先生:
我平时繁杂的管理事务比较多,所以这样的课程对我来说,可以帮助我梳理阶段性的公司成长战略部署以及管理中的问题。
每个公司因为所处的环境和成长的经验不同,所以在听张老师讲课的过程中,我也一直试图用你们的定位理论,以及你们实战的经验,来印证跟梳理我们企业在现如今这样的一个环境中,应该怎么样来应对。
我觉得可以从大家发展的逻辑和成功的经验中,寻找到一些我们这个行业可以借鉴的战略战术。
Q:能不能分享一下,目前海昌集团品牌运作背后的战略思考规划是什么样子的?
张守陀先生:
其实我们一直在推动这个行业。
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,公司的规模还不到一个亿。
隐形眼镜事业板块到现在,在国内的市场大概有20个亿左右,这还只是品牌商的口径,不是零售终端的口径。
这些年来,中国的眼镜市场大概翻了一倍,我们成长也更加迅速。
很大意义上,是我们依托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源,不断投入到市场,跟市场共同发展,同时也推动了市场。
Q:听公司经营战略培训课后,您觉得回去之后,海昌的品牌梳理方面,第一步您特别想关注的战略梳理是什么事?或者说哪个点?
张守陀先生:
其实在来之前,包括未来,透过这个课程,接下来我会不断思考我们隐形眼镜行业中的品类机会。未来发展过程中,可能有更多品类的。
随着市场容量的增大以及市场的成熟,总会有些分化。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品牌,能去推动这些细分市场或细分品类的成功了。
就比如说,在彩片这个领域,其实并没有绝对领先的品牌。同时在护理液上也是如此。
现在随着彩片美瞳片用户人群的迅速增加,对彩片的护理其实可以分化出——专门的功效性的产品与品类来。
但是现在还没有。
Q:所以接下来海昌是,想在这些品类当中成为其中的某个品类第一吗?
张守陀先生:
其实我们一直在尝试,有的时候可能尝试过早,有的时候可能是自己的方法还不够有效,未来肯定要紧跟着行业发展的脉搏,再来思考不同的策略战略。
现在有一些很有利的条件,比如说线上的迅速发展,可以快速地推动更多的用户群体知晓我们的产品。
Q:您觉得在内部梳理这些战略的过程中,最难的会是什么?
张守陀先生:
其实在于决策层对于目标跟结果的要求,或许有时候会操之过急,期望过高。
那就会导致战略或者战术,在推动的过程中产生偏差。
其实有时候一个市场的培养可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,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制定好计划,比如说我们用3年或5年,培养出一个有效的细分市场,把消费者牢牢把握住,创造出抓住消费者心智的产品。
但往往在执行这些战略的过程中,因为市场环境的竞争,企业目标的实现等等都会影响这些既有的思想策略。
Q:您觉得通过学习定位理论的这些方法,能够帮助您去解决这些难点吗?
张守陀先生:
从定位理论角度上,我想还是很有效的。因为有这么多企业实践的证明,再加上这套理论在企业跟市场中经过很充分的锤炼,所以我觉得一定是很有效的。
而且它也稍微有别于传统商学院的理论,传统商学院当然也有跟很多的案例相结合,但会更偏于教科书的形式。
而定位的话,应该是更加紧密地结合市场,会比较细致地从企业品牌运营角度,结合市场的各个环节来展开细节的梳理和讨论,所以我觉得是很有帮助的。
每家企业都有背景的问题,像我们企业也是一样的。
我们管理非常灵活,面对市场,我们是反映非常迅速的一家公司。但我们在快速扩张市场的时候,也会遇到品牌与产品管理上的问题。
扩张的负面弊端就会暴露出来。比如说我们产品线过多、产品线过长。
面对市场这样的状况,我们迅速推出应对市场的措施,从战术上是有效的,但是从企业中长期的发展上,我们还是要结合市场,梳理品牌、产品战略,对未来会更有帮助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