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06/17
品牌定位培训分享:600元摆地摊起家,我是如何做到年流水1个亿
我在北方做生意,经营几家公司,是几个品牌的经销商,深耕多年,已经无需亲自打理。同时,也做了一家自有品牌的物业公司,承包了几十个小区的物业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也算是小城本地人口中的“成功人士”。近日总理说:要激活地摊经济。
我想起了15年前的往事。品牌定位培训分享:600元摆地摊起家,我是如何做到年流水1个亿。
一、高中毕业揣600元 闯荡地摊江湖
15年前高中毕业,由于上学的时候爱看武侠小说、史书,严重偏科,只考上了大专。后由于家境困难,我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。
为了减轻家中负担,我600元买了辆二手推车,在家中附近早餐一条街,摆摊卖早餐。
早餐一条街,大概有20个摊位。卖包子,油条,豆浆,馄饨,啥都有,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。我刚开始出摊,价格低,相对干净一点,刚开始生意还行。
后来就有一家,我们当地最有名的,他是店,我们是摊儿,他们开了三十几年,几代人在做,面积也最大,抢了他们的生意,他们自然不乐意,开始恶意中伤、降价挤兑我。
我就索性给自己放了个大假,坐在我破落的书桌前,看到了我那些也不知道是正版还是盗版的书,金庸古龙什么的,又翻了一遍。
直到我又翻到了《孙子兵法》的老书,看到:
“善用兵者,修道而保法,故能为胜败之政”。
我觉得做生意就是要重诚信,坚持干净卫生,用好料。虽然是一个流动摊位,炸油条我用品牌桶油,把桶直接摆出来,涨3毛钱。
很多人都说我不懂“做生意”,我坚持了1个月,很多顾客说我“小伙子实诚”,后来我租了一个门面,每天从凌晨3点忙到中午,非常辛苦,但看着排队的顾客,感觉一切都值得。
二、没做快消品经验 80万拿下120万代理
2008年前后,一个朋友告诉我,某知名乳制品企业在我们当地要换经销商,需要将近120万的代理费用,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天价。但是我想,我也不能一直干早餐干一辈子。
于是,我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,跑遍了我们当地,从超市到小的夫妻老婆店大概100多家,我对这个产品的销路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。
用现在的话来讲,就是做了一波市场调研。之后,我立马去跟这个厂家谈。由于我们之前没有快消品的经验,他们对我不是特别放心,谈判了好多人,从业务员到大区经理。但当我拿出了纸质的走访笔记后,打动了他们的大区经理。
由于实在是没有120万,我就跟他们大区经理谈,能不能等我一段时间,让我去筹一下款。我马上把我的早餐铺摊儿挂名转让,把我房子拿出去抵押,亲朋好友开始筹款借钱。
最后我的早餐餐台儿,卖给那家30多年的老店,房子抵押贷款,老婆家彩礼,亲朋好友借款一家三千五千,最终一共筹了80万。
可能是打动了大区经理,他向公司打申请,特批了80万让我代理做这个品牌,但同样我要付出的条件就是:两年内要在当地销量达到第1名,这个目标是非常非常高的,如果达不到的话,我就丧失了这个独家代理资格。
三、不到半年 遭遇危机,险破产
由于之前没有做过快消品,没有经验,也没有业务员,只有我跟我老婆两个人开始没日没夜地干。当地的大商超门槛也非常高,不知道喝了多少酒,最终打进去了。
刚开始半年,生意慢慢有了起色。但没多久,竞争对手的广告铺天盖地,从CCTV到我们当地,广告非常密集,超市也给了他们更好的资源位。而夫妻老婆店,由于竞争对手的返点比我们更高,也更加主动地去推他们的产品。
第一批进的货,1/4进入了临期状态,一时间我又陷入了很慌乱的状态,亲朋好友陆陆续续会找我要还款,银行那边也来催款。看着我以前的早餐店生意还是很红火的样子,我就很十分后悔做这个决定。
四、给自己充电 重新振作,绝处逢生
为了扭转局面,一天晚上我就请我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客户,在地摊的大排档喝酒,喝到凌晨3点多,不省人事。等我醒来的时候,我坐在别人店面的台阶上睡着了,这是我们当地的第一家网络书店,他们和某些平台的书是同步的。
由于吐了人家门口,我非常不好意思,就进去道个歉,借个扫把,把门外的秽物清理一下。完后,我再去跟老板打招呼。
书店老板说他们店也刚开,以后可以多照顾照顾他们生意,我转了一会儿,看了几本生意人要看的书——《把信送给加西亚》、《成功学》、《哈佛女孩》、《穷爸爸富爸爸》、《营销战》、《人性的弱点》,然后把这些书都买了回来。
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,陆陆续续把这些书看完。这些书给我了信心、思维方式,我发现很多成功人士,曾经都有很苦逼的日子。有些关于这些大公司大企业的,我感觉我作为一个小小的经销商,好像也没什么用。
直到我看到《营销战》(后改名为《商战》)这本书,让我又回想起了多年前看《孙子兵法》,据说是两位作者都是“二战”老兵,他们受这个 “西方孙子兵法”《战争论》的影响写了这本《营销战》。
书中讲到四个营销战打法,这4个打法进了哈佛,从书中“可乐战”、“汉堡战”,联想到今天我在代理的这个乳制品,发现以前在《孙子兵法》里无法落地的问题,这些打法却可能给我很好的解决思路。
我当时觉得厂家应该好好看看这个书,虽然我不是厂家,但觉得有些方法我可以试一下。
当时,乳制品市场我这个品牌排名第三。通过走访市场,我发现很多买奶回去的用户,都是给九年义务阶段的学生喝的。
我想到了《营销战》中“侧翼战”,决定聚焦学生的市场。我们当地有12所中学,不含农村有30几个小学。我就把火力集中在了学校周边的小店,重点打广告,跟公司申请了还有一个月保质期的奶,结合“每天一斤的强壮中国人”的话题,给学校里的贫困生送奶。
渐渐地,我代理的品牌在当地收获了很多口碑。这个时候,厂家也开始发力了,大力去做广告宣传。
我感觉路子一下子打开了,并提前了一年完成任务。
五、取得成绩,厂家支持 赚得第一桶金
后来我做的这些事情,被厂家总公司观察到了。在年度经销商大会上,我也受到了厂家总公司董事长的接待,被视为标杆模范,给其他的经销商做了分享。后来厂家又给我3个城市合计1000万人口的市场,让我来做代理。
日子过得越来越好,我也在我们当地最贵的楼盘买了一个4室2厅。
同时,又有其他的一些品牌,来找我做代理,考虑到竞业合同,除了乳制品以外还有代理植物蛋白,方便面,火腿肠,凉茶等。
之后,我索性成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,进行真正的商业化运营。到了2014年,公司年流水已经9位数了,终端网络维护很好,又有几个得力干将,基本不用操心了。
我又开始重新思考,我是否还要做点啥?这些年,我代理了这么多品牌,在一线杀敌,承担主要风险,品牌资产都在厂家。
我代理的一个凉茶品牌,由于商标到期问题,开始打官司,打的非常凶,打的也非常好,我开始意识到品牌的价值。
后来我了解到,原来这两家公司背后都是有强大智囊团的,更是惊奇地发现其中一家公司背后的智囊团,居然是我几年前读过的《营销战》一书的作者创办的公司,他们有一本书叫《定位》非常有名,我把他们所有的书都买回来看了。
通过学习《定位》,我决定要做一些自己的事情。
六、一起治安事件 “误”入新行业,开始真正创业
有一天我回家的时候,发现小区大门堵了,车进不去。原因是,我们有一栋楼,20户人家7户被盗。由于我是业委会的委员,就前去打探协调。
发现原来开发商卖完房子以后,物业基本没人管了,物业的人也好久没发工资了,监控设备什么的都是摆设的,业主们要换掉物业公司,当地街道的工作人员也过来协调。最终谈妥方案——由业委会作为临时管理小区,上家物业撤出,每家派出来一个男丁值夜班。
终于有一天排到了我,我就在保安室里坐着。凌晨2点的时候,有个女业主跑到保安室来寻求帮助——他们家的水管爆了,全家都被淹了,也没有人能修。
我当时就想到我们公司的仓库负责人老李,水电煤啥都能搞,万事通。我马上给他打电话,他没接。我让那个女业主帮我看着值班室,我去老李家敲门,老李二话不说,带上工具就过来去修。
修好后凌晨4点了,我把老李送回家。回来的路上就在想,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。我在想,除了我们小区应该有很多这样的情况——开发商只一味地赚钱,都是外地的,才不管后边的人的生活质量。
我脑子里想,我有没有可能做一家物业公司,就先从我们现在的小区开始,我的商贸公司那有老李精通水电,人也非常忠厚,临时借调几个刚招过来的年轻小伙子来当一下保安。
我想想先尝试一两个月,并马上组织业委会的人开会。由于之前的物业公司还有欠款,大家很多人交的钱还没到期,还有将近三个月。我就去协调了街道,让街道跟电力公司、水力公司打招呼,让他们去跟商家物业公司打官司。 我又跟我们业委会的人开会,大家觉得我现在的想法可行——我先代管一个月,我公司大概投入10个人力,工资我来开。如果大家觉得可行,就由我来作为我们小区的物业公司,接管整个小区。
于是,我马上让老李去注册了一个物业公司的营业执照,任命老李为物业公司总经理。 一个月过去了,在召开业委会的时候,大家表示所有业主对我们非常满意。但是仍然还有两个月的款没付清,大家对于服务的品质也要求越来越高,如果再撑两个月的话,也没办法,我也不能无偿服务。
于是就召开一个业主大会,最终选择我的物业公司全面接管。
七、“生意”太多,为什么我不敢接了?
我们小区后来成了模范小区,治安卫生环境都是当地最好的。有更多的人来找到我,想谈合作,但我拒绝了。
我觉得我还没有想清楚,尤其是现在的物业管理规模越来越大,感觉自己的知识完全不够用了。我就去读夜大,努力地充实自己。夜大上,我认识了几个跟我一样做生意的同学。
后来有一个同学说,有一个关于定位的小型品牌定位战略培训分享会,他邀请我跟他一起去参加。我一听到“定位”,就想到之前看的书,来劲了,便跟这个同学去了省城。 分享会上,老师主讲了定位的起源和发展,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学习了定位的知识,这个老师叫李亮,据说他是我代理的植物蛋白饮料品牌幕后的操盘手,我深感十分巧合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我代理的凉茶品牌背后操盘的公司也是他供职的里斯咨询公司。 会后,我抓住机会跟李亮老师单独交流了半个小时,他认为我现在误打误撞进入的一个市场,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成长机会的市场,有几个难点:一个是标准化的服务人才,另外一个就是没有特别知名的品牌,意犹未尽。 两年前,我请李亮老师到我们公司内部做了一次培训,帮助我们梳理了我们的定位战略,以及我们现在的竞争格局——如何在当地成为最好的口碑品牌。